由超声波发生器发出的高频振荡信号,通过换能器转换成高频机械振荡而传播到介质---清洗溶剂中,超声波在清洗液中疏密相间的向前辐射,使液体流动而产生数以万计的微小气泡。这些气泡在超声波纵向传播的负压区形成、生长,而在正压区迅速闭合。在这种被称之为“空腔”效应的过程中,气泡闭合可形成超过1000个大气压的瞬间高压,连续不断地产生瞬间高压就像一连串小“爆炸”不断地冲击对象表面,使对象的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对象表面净化的目的。
一、超声波清洗工作是由位于清洗工件表面或附近的空化气泡来完成的,超声空化作用主要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1) 存在于液体中的微气泡在声场的作用下振动,当声压达到一定值时,气泡将迅速变大,然后迅速闭合,在气泡闭合时产生冲击波能在其周围产生上千个大气压的压力,破坏不溶性污物而使它们分散在清洗液中。
(2) 蒸汽型空化对污物层的直接反复冲击,一方面破坏污物与清洗件表面的吸附,另一方面也会引起污物层的疲劳破坏而与清洗件表面脱离。
(3) 气体型气泡的振动对固体表面进行擦洗,污物一旦有缝可钻,气泡就可以“钻入”裂缝中作振动,使污层脱落。
(4) 对于有油污包裹住的固体粒子,由于超声空化的作用,两种液体在界面迅速分离而乳化,固体粒子即行脱落。
(5) 超声空化在固体和液体界面上所产生的高速微射流能够除去或削落边界污层,增加搅拌作用,加快可溶性污物的溶解,强化化学清洗的清洗作用。
我们人类直到次世界大战才学会利用超声波,这就是利用“声呐”的原理来探测水中目标及其状态,如潜艇的位置等。此时人们向水中发出一系列不同频率的超声波,然后记录与处理反射回声,从回声的特征我们便可以估计出探测物的距离、形态及其动态改变。医学上早利用超声波是在1942年,奥地利医生杜西克用超声技术扫描脑部结构;以后到了60年代医生们开始将超声波应用于腹部器官的探测。如今超声波扫描技术已成为现代医学诊断*的工具。